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美客书屋 > 其他类型 > 重回明末,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 全集

重回明末,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 全集

赵吹鸾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放眼望去,整个居庸关城墙,已经有一半的垛口被破坏。火炮兵不断地调整角度,对顺军进行还击。“点火,给老子狠狠地轰。”一名炮手不断地催促。随着一声炮饷,顺军火炮阵地瞬间扬起一阵白烟,这枚炮弹直接将一枚红衣大炮给轰的粉碎,连同周围的几名炮手一起带走。顺军炮兵也是很惨,为了支援李过,炮兵阵地不断靠前,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跟明军炮兵对轰,自身时不时被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明军大炮击中,伤亡惨重。顺军步兵全举着盾牌,一边挡着头顶的箭矢,一边顺着云梯往上爬。可普通的箭矢难以对这些身穿重甲,甚至双层甲胄的顺军精锐造成有效伤害,大部分箭矢都被盾牌挡下。滚木垒石已经被用完了。而城墙上守军,缺少垛口的保护,时不时还要防范城墙下鸟铳兵的击杀,每杀伤一个敌人,自身...

主角:吴梦玲张晓懂   更新:2025-04-16 16:07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吴梦玲张晓懂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重回明末,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 全集》,由网络作家“赵吹鸾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放眼望去,整个居庸关城墙,已经有一半的垛口被破坏。火炮兵不断地调整角度,对顺军进行还击。“点火,给老子狠狠地轰。”一名炮手不断地催促。随着一声炮饷,顺军火炮阵地瞬间扬起一阵白烟,这枚炮弹直接将一枚红衣大炮给轰的粉碎,连同周围的几名炮手一起带走。顺军炮兵也是很惨,为了支援李过,炮兵阵地不断靠前,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跟明军炮兵对轰,自身时不时被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明军大炮击中,伤亡惨重。顺军步兵全举着盾牌,一边挡着头顶的箭矢,一边顺着云梯往上爬。可普通的箭矢难以对这些身穿重甲,甚至双层甲胄的顺军精锐造成有效伤害,大部分箭矢都被盾牌挡下。滚木垒石已经被用完了。而城墙上守军,缺少垛口的保护,时不时还要防范城墙下鸟铳兵的击杀,每杀伤一个敌人,自身...

《重回明末,我吴三桂不当汉奸吴梦玲张晓懂 全集》精彩片段


放眼望去,整个居庸关城墙,已经有一半的垛口被破坏。

火炮兵不断地调整角度,对顺军进行还击。

“点火,给老子狠狠地轰。”一名炮手不断地催促。

随着一声炮饷,顺军火炮阵地瞬间扬起一阵白烟,这枚炮弹直接将一枚红衣大炮给轰的粉碎,连同周围的几名炮手一起带走。

顺军炮兵也是很惨,为了支援李过,炮兵阵地不断靠前,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跟明军炮兵对轰,自身时不时被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明军大炮击中,伤亡惨重。

顺军步兵全举着盾牌,一边挡着头顶的箭矢,一边顺着云梯往上爬。

可普通的箭矢难以对这些身穿重甲,甚至双层甲胄的顺军精锐造成有效伤害,大部分箭矢都被盾牌挡下。

滚木垒石已经被用完了。

而城墙上守军,缺少垛口的保护,时不时还要防范城墙下鸟铳兵的击杀,每杀伤一个敌人,自身也伤亡惨重。

一个守军扔下了一枚手雷,结果被盾牌弹到了地上,难以造成实质性的伤害。

“扔轰天雷!红色的那种,数3下再扔。”

吴国贵赶到了城墙,带来了一批新的轰天雷。

在他的指挥下,所有守军一起扔。

红色的轰天雷,里面除了掺杂了铁片铁丝,还加入了胡椒面,辣椒粉。

任凭你穿多少层铠甲,只要你还呼吸,都能让你丧失战斗力。

一时间,一股股红色的浓烟在城墙间飘散开来,爬梯的顺军别说用盾牌弹走轰天雷了,还没有接触,直接就在半空爆炸了。

有几个倒霉蛋直接被轰成肉渣,血肉还残存在云梯上。

先是云梯上的顺军,紧接着是地面的顺军,闻到这股味道,直接就不受控制的咳嗽起来。

这种味道只要你一呼吸,就深入肺管子。

别说看不清分不清东西南北,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。

你以为这就完了。

紧接着,顺军士兵会出现耳鸣,眼睛红肿睁不开,喉咙疼痛难耐,只要呼吸一下,就感觉戳肺管子的疼痛。

一时间战场上,再也没有了喊杀声,只有不断地咳嗽声。

不仅仅是顺军,城墙上的守军也被呛得不行。

一个个捂着口鼻,心中不断地骂着。

“哎呀,呛死我了,哪个王八蛋发明的这个玩意。”

“太他妈毒了,给老子呛哭了。”

一时间,城墙下的顺军便失去了战斗力,别说盾牌阵了,打暗枪了。

都顾着捂住口鼻了,哪里有时间顾上头上的敌人。

紧接着,城头上又是一阵普通的轰天雷。

顺军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,不是被炸死炸伤,就是被踩踏致死,城墙变成了修罗场。

“倒火油!”吴国贵继续吩咐着。

只见一桶桶火油,倒上了顺军的云梯,云梯纷纷燃烧起来。

火油沾上了布团,直接扔向城墙下乱窜的顺军。

要知道这可是农历三月份,天气还很寒冷,很多顺军都是身穿棉甲。

这玩意一沾上火油,直接就是易燃易爆,在地上打滚都不容易扑灭,除非把衣服全脱了。

一时间,城墙下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喊叫声,至少几百具火人在城墙下乱窜,不久就再也没有了声音。

一股股烧焦的尸体味道,直冲脑门盖。

这时候就是八旗兵来了,也得跪下喊几声爷爷。

后面的顺军士兵,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。纷纷停下了脚步,呆在原地,眼神里写满了恐惧。


尤其是没有关宁铁骑,王永吉心里也是发虚。

“现在当务之急,是弄清楚建奴来了多少兵马。”王永吉眼睛死死的盯着前方,心里又不知骂了多少遍。

明末的内忧外患,就像双簧,搞得大明朝疲于应对,往往是快把流贼歼灭了,建奴这边跟说好了似的,开始入关劫掠。崇祯搞得没办法,只能把大军撤回来,对付建奴,流贼获得喘息时间,猥琐发育。

当建奴撤军了,流贼又开始流窜抢劫。

这次也是一样。

如果放在平时,就算是多尔衮来了,关宁军只要粮饷充足,守住山海关还是绰绰有余的。

高第听了连连点头,“卑职这就去做,放出所有探马。”

理论上,王永吉的官要比高洁大,是高杰的上司。

王永吉苦笑道,只能这样了,另外对着左右,“快请方先生来议事。”

半天后,探马纷纷回报,建奴大概有2万上下。

高第给方光琛倒了一杯茶,“方先生,如今建奴大军来攻,我们该作何打算。”

方光琛恭敬地接过茶。

“建奴只有2万人马,他们带了攻城器械了吗?骑兵多,还是步兵多。”

“目前没有发现攻城器械,不过探马离得不敢太近。队伍里面以骑兵为主,步兵不多。”高杰不明白,方光琛问这些干什么?

不过一旁的王永吉也看出了端倪,“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。”

“那就对了,咱们这一路不是主攻。目的就是尽量可能的牵制咱们的兵力。我们只需要待在关内,龟缩即可。”方光琛说完,眉头紧锁,他担忧的是吴三桂。

众人纷纷感觉有理,毕竟关宁军也不是吃素的。匈奴攻打山海关,也并不好打。仅靠区区两万兵力,没有大量的步兵,很难攻破山海关。

他心想,如果这一路是疑兵,那么吴三桂那边就万分凶险了。

“王总督、高总兵,我们这样……“王永吉点点头。

方光琛的计划是让高第率领5000步兵支援吴三桂,高杰很是不解,等支走王永吉走后。方光琛跟他说了银子的事情,高杰顿时两眼放光。

深夜,高第率领着一支5000人的队伍,向着京师方向飞奔而去。

他这次有两个目的,一个是秘密接应马宝的白银,二是作为一支生力军接应吴三桂。

居庸关外,李自成一行正在远处山头用着千里眼查看居庸关。

这个居庸关确实雄伟,关城高大厚实,横亘在山谷间,连着两端的长城,颇有一夫当开,万夫莫开的气势。

过了居庸关,就可以进入北京了,这里是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。

李自成看了看,不禁疑惑起来。“就这点兵马,也想守住居庸关?”

从外表看,城头上旗帜、红衣大炮也不多,但能看出来居庸关防备森严。

整个居庸关有一种肃杀之气,这股杀气让李自成似曾相识,不禁让李自成打了一个冷颤。

“你们怎么看?”李自成询问众人。

牛金星也在观察,这居庸关前面地形并不开阔,并不适合大军摆开。

“臣认为明军主力肯定藏在关城内,关隘不似城池,地方不大,放不了太多的人。据明廷内部消息,居庸关明军至少有2万。”

李自成点点头。“明军的火器似乎并不多,会不会有隐藏?”

这种地形,火器造成的杀伤是惊人的,因为根本没有地方躲。

牛金星又想了一下,“当然有这种可能,所以第一波我们要拿出我们法宝试探一下明军火力虚实。”


看到吴三桂没反对,吴国贵就继续讲。

“二是,流贼已经见识到痘疹的厉害。刘芳亮部因为痘疹,减员严重,基本已经废了。咱们的投石机是不是可以拿来用了。”

想到投石机,吴三桂和唐通相互对视了一眼。

吴三桂一拍脑门,他怎么把抛石机给忘记了,这个吴国贵真是个活宝,脑子就是好使。

“这有点太坏了吧……”吴三桂表面故意讲,心里已经在想象流贼内部痘疹肆虐的场景了。

作为吴三桂的心腹加兄弟,吴国贵一眼看穿了吴三桂的虚伪。

他马上双手抱拳。

“大敌当前,感染痘疹的尸体已经准备好了,如果有任何问题,朝廷追究下来,罪名我来担。”

蒙在葫芦里的唐通此刻才明白了,投石机的妙用,原来这不是投石机,而是投尸机啊。

对着吴三桂、吴国贵就是一通猛夸。“平西伯,真乃当代卧龙,我唐通佩服的五体投地。这种毒计,我是想破脑袋都想你出来。”

听到卧龙这个词,吴三桂也是头大。

卧龙这个词,在现代可不是什么好词。

不过在明代,这个词算是极高的赞誉了。

吴三桂装作没有听到,压抑住脸上的尴尬,对着吴国贵讲“嗯,没问题,还有其他毒计吗?”

吴国贵微微一愣,“末将这是妙计,不能算毒计,跟流贼比起来,末将算是大善人了。”

“妙计,末将还有。”

“末将会派人在大顺军中传播传单,就说尸体中都含有痘疹。因为这个痘疹虽然厉害,但不会当天发作,所以……”

“另外,传单中加上,手雷中也含有痘疹,只要粘上手雷散发的烟雾,都会感染痘疹,全身溃烂,化为脓水而死。”经过吴国贵点拨,吴三桂也脑洞大开,头脑快速运转,生产着一条又一条的毒计。

俩人你一言,我一语。一个比一个毒,听得唐通和身边将领是头皮发麻。

最奇葩的是,吴三桂连死去的周遇吉都不放过。

他打算在城墙上挂上周遇吉的旗子,利用周遇吉的旗号给流贼造成的持续性的心理创伤,吓也要把流贼吓死。

甚至吴三桂要在城墙上写上,居庸关就是下一个宁武关。

要是周遇吉知道自己死后,还能为大明发光发热,也算含笑于九泉了。

吴三桂做的所有这一切,都是为了击溃李过的心理防线,扛过流贼第一波最猛烈的攻击。

一切安排妥当后,吴三桂看向唐通。

“定西伯,你怎么看?”

面对吴三桂抛出这个问题。

唐通还能怎么看,他此刻都不敢正眼看吴三桂等人,全天下就你们毒了,现在对付闯贼都这么毒,一旦日后得罪了你,还不被你毒计毒死。

想到这里,唐通立马演技在线,戏精上身拍起了马屁,“平西伯真乃神人也!不愧为大明第一总兵。”

“大明第一总兵!”吴三桂一个踉跄,差一点跌倒。

他没有想到,面前这个年纪比自己大的唐通,竟然如此能拍马屁。

这个马屁听起来恶心,但吴三桂内心却十分受用。

怪不得在古代,哪怕现代,能拍马屁的人都混的风生水起。

看来吴三桂在拍马屁这一块,还是要向唐通多学习。

“不敢当,不敢当,都是为大明流血出力。”吴三桂皮笑肉不笑的敷衍着。

接下来居庸关在吴国贵的指挥下,迅速行动了起来。

先是吴国贵部换下了李本深部。


捏爆了刘芳亮这个软柿子后,吴三桂暂时长舒一口气。

现在他有9000关宁精锐,外加4000步兵,总兵力达到13000。

经过一日休整,吴三桂大军又开拔,沿着来路,向着居庸关进发。

居庸关外有着最硬的柿子,巅峰时期的李自成。

大顺北路军,大军号称20万,实际10万左右,阵容也堪称豪华。

包含麾下第一猛将,封权将军刘宗敏,据说就是他给抢了陈圆圆,给吴三桂戴上了绿帽子。间接导致吴三桂最终倒向满清。

李自成的侄子,李过,号称一只虎,任后营制将军。

高一功,李自成小舅子,任威武将军。

郝摇旗,最初为旗手,后面掌握部分军队。

田见秀,为人宽厚,官至提督诸营权将军。

袁宗第,刘体纯,刘芳亮,张鼐等。

李自成自西安誓师北伐后,一路势如破竹,沿路明军州府望风而降,连下平阳,汾州,太原,忻州等地。

没想到在宁武关遇到了周遇吉这个猛人,一下子踢到了钢板上。

脚趾头指甲都给干裂了。

周遇吉之所以这么猛,主要是这位仁兄出身将门世家,作战经验丰富,用兵足智多谋,在军队中很有威望。

他还善于练兵,他在接任山西总兵后,就开始淘汰老弱病残,修缮兵器,加强练兵,使得军队具备较高的战斗素养。

周遇吉也深知装备的重要性,为士兵分发了棉铁复合甲,在实战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。

到达宁武关后。

李自成还是老办法,先向宁武关发出通牒,要求周遇吉五日内投降,要不然就“屠城”。

被拒绝后,李自成勃然大怒,毕竟他现在是大顺皇帝,皇帝的面子都不给吗?

李自成恼羞成怒,下令攻城。

周遇吉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,顽强抵抗半月之久。

先是火炮轰,炮伤李自成近万余人。

当弹药用尽后,周遇吉直接开城门,出城跟大顺军厮杀,斩杀农民军千余人。

此后,周遇吉又是组织敢死队,杀入大顺军营,大顺军后退20里。

周遇吉没有弱点,唯一的弱点就是兵力太少了,仅仅千余人。

如果周遇吉的手下,有5000精锐,也许就没有后面吴三桂勤王这件事了。

周遇吉坚守了半月,没有等来援军。

他又开城门诈降,引诱农民军入城,大败农民军,斩杀李自成手下四位将领。

最后,大顺军轰塌了城墙,周遇吉徒步步战,直至死亡。

他的夫人也是一位值得纪念的豪杰,大顺军破城而入,刘氏率领一些妇女在屋顶上射杀敌人,被敌人放火烧死。

这一战,给李自成打出了心理阴影,打的他怀疑人生。

李自成后面统计,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,甚至萌生了退回陕西的想法。

要不是后面接到宣化,大同总兵的降书,他才有勇气挥师东进。

由此可见,李自成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很高。

这也为后面一片石的惨败埋下伏笔。

农民军就是农民军,成不了气候,历史上也就朱元璋的农民军最终取得政权,开局一个碗,一步步混到皇帝。

朱元璋的谋略眼光,人才谋士,手下将领的素质,军队的战斗力不是李自成这种阿猫阿狗能比的。

巅峰时期的明军可以吊打蒙古骑兵。

李自成自发动起义以来,就没有打过什么硬仗。不是在逃跑,就是在逃跑的路上,甚至被打的仅剩18人,逃进了深山老林,如果不是天灾人祸,真的轮不到李自成什么事。

吴三桂明白,只要在居庸关给李自成来上周遇吉一下,李自成大概率会退兵。


在多尔衮开始表演前,我们还是快速过一下满清八旗内部的情况。

方便各位读者老爷们,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情节。

皇太极死后,没有留下遗照,引发了八旗内部皇位继承人纷争。

当时最大的热门是皇太极嫡长子豪格和皇太极弟弟多尔衮。

支持多尔衮的是两白旗。

支持豪格的有两黄旗和他的正蓝旗。

双方势均力敌,多尔衮实力强,豪格支持人多,双方势力为了皇位展开了激烈的角逐。整体上,还是豪格继位的可能性大一些。

在多尔衮的阵营中,豫亲王多铎和英亲王阿济格坚定支持多尔衮,阿济格甚至有兵变的想法,比较极端。

另外,代善家族的两红旗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也倾向于支持豪格。

毕竟,这时候的满洲,已经不是白山黑水间的那个野蛮部落。受到了汉人和蒙古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,从法理上,豪格更有理由继承大统。

豪格一看这么多人支持自己,以为胜券在握。

所以当众人问豪格愿不愿意继位的时候。

豪格性格中的优柔寡断,开始作妖了。

毕竟要装一下的,豪格就表示,自己无德无才,怎么能继承大统呢?

这种话放在中原王朝没毛病,毕竟要装一下的。

比较典型的有魏文帝曹丕称帝的场景,都讲究一个三进三让,甚至要表现得退昏死过去,才能勉为其难,接受禅让。

但豪格忘记了,这是建奴,从游猎文明过渡到农耕文明的满族。

大家都讲究,直来直去,还没有学会中原王朝那套弯弯绕。

正是抓住这一点。

多尔衮的弟弟多铎跳了出来,给予了豪格重重一击。

你们看,是他自己不愿意当的。

这把豪格气的肝疼,从此豪格跟多尔衮三兄弟结下了梁子。

豪格羞愤之余,又走了一招臭棋,离开了会场。

豪格的手下们更是包围了会场,嚷嚷着必须让皇子继位,否则誓不罢休。

这时候,就体现出多尔衮的政治智慧了。

他深知自己一旦继位,八旗内部必然面临分裂,所以做了让步。

最后,在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建议下,双方各让一步,推举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。

多尔衮与济尔哈朗成为辅政大臣。

这个济尔哈朗,也是个人物,他是努尔哈赤的亲侄子,深受努尔哈赤器重。

著名的松锦之战就是他参与指挥的。

多尔衮掌握权力后,一直排斥济尔哈朗。

当多尔衮坠马摔死后,济尔哈朗立刻逮捕了阿济格,整个上三旗,帮助福临亲政。

济尔哈朗一直是受多尔衮排挤的一股势力。

至于两红旗,则属于和稀泥类型,老好人角色。

大家都支持,我就同意。大家都反对,我也不支持。

皇太极时期,一直想办法打压两白旗,扶持自己的两黄旗。

皇太极死之后,两黄旗被多尔衮疯狂报复,极力打压,边缘化两黄旗。

两黄旗的索尼,鳌拜,那时候被多尔衮整的很惨。

两白旗,迅速崛起。

无论是在战斗任务上,还是粮饷物资分配上,土地分配上,正白旗和镶白旗都拥有绝对的优先权。

所以两黄旗跟两白旗也是天生的冤家。

只是,碍于多尔衮势大,福临年幼,不得不表面上臣服于多尔衮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